自2025年以来,密集私募分红热潮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红分红成为行业亮点。私募据不完全统计,年内截至10月末,突破共有1135只私募产品进行了分红,亿百亿机累计分红次数达到1443次,构更总金额151.58亿元,积极较去年同期的密集41.67亿元增长超过两倍。虽说分红在私募行业中已有惯例,分红分红但如此高频、私募高额的年内集中释放在今年尤为少见。
这一变化的突破主要原因在于业绩普遍改善。年内,亿百亿机私募的构更整体平均收益率达到24%,尤其是股票策略的回报接近30%,为分红提供了丰厚的利润基础。此外,管理人愈加重视与客户的关系,分红不仅是财务手段,更是维护信任和优化投资者结构的积极工具。
对管理人而言,分红能够将浮动收益转化为确定性收入,提前兑现管理报酬;对投资人来说,分红增强了“落袋为安”的体验,帮助他们在市场波动中形成更明确的心理预期。
不过,分红总量的快速扩张伴随其结构性特征逐渐显现。不同策略的分布、主观和量化风格之间的行为偏好及机构间的分红集中度均显示出明显的层次特征。
谁在密集分红?股票策略仍是主导
从策略分类来看,股票策略依旧是分红增长的主要来源。今年,股票策略产品共分红848次,累计金额115.86亿元,占总分红的76.43%。这一比例的形成有赖于2025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的支撑,部分股票策略产品因持有优质标的而实现了良好业绩。此外,股票策略私募普遍通过分红向投资者传递业绩信心,尤其在市场波动时,稳定的分红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粘性。
在具体操作中,许多股票策略私募选择通过阶段性分红来锁定浮盈,从而强化客户的“收益兑现”体验。这也反映出主观管理风格更倾向于“兑现逻辑”:在明确的收益兑现窗口,分红不仅是回馈客户的手段,也是调仓布局的工具。
其他策略则显现出更明显的适应性分布。例如,多资产策略实现209次分红,金额13.76亿元,占比9.08%;期货衍生品策略和债券策略分别完成172次和149次分红,各自金额约9.36亿元和9.37亿元,占比均为6.18%。组合基金表现较弱,仅实现65次分红,总金额3.23亿元,占比2.13%。
从管理风格来看,主观与量化私募的分红倾向也有明确区别。主观私募实现943次分红,金额100.42亿元,占比达66.25%;而量化私募的分红次数为500次,金额51.16亿元,占比为33.75%。主观私募偏向长线价值投资,通常在组合盈利达到预期后进行分红,并且通过分红调整仓位;量化私募则更关注策略的持续有效性,分红决策往往与模型信号和资金流动更为关联,因此在分红上相对保守。
“很多主观产品把分红作为与客户沟通的切入点,”一位大型私募合伙人表示,“在行情波动的情况下,分红不仅是资金的物理转移,更是信心的情绪锚定。”
百亿私募主导趋势,腰尾部寻求存在感
若说策略与风格决定了分红的发生,那么机构规模则决定了分红的规模。从数据来看,百亿规模以上的私募展示出明显的优势。年内仅152次分红就贡献了54.79亿元,占比高达36.14%,远超其他规模的私募。
这一优势源于资产基数的“放大效应”。即使采用相似的分红比例,百亿私募能带来更高的绝对金额;此外,头部机构通常拥有成熟的投研和风控体系,不仅能实现稳定业绩,也更愿通过分红提升品牌形象,吸引长期资金。
“我们更看重分红背后的品牌符号价值,”一位华南百亿私募的合伙人坦言,“虽然频率不高,但金额和节奏必须具备象征意义,这是对现有客户的反馈,也是对潜在认购者的信号。”
与百亿机构的“大而强”不同,小规模私募则呈现出“多而散”的分红特点。数据显示,0-5亿规模私募共实现713次分红,数量为各规模段最高,但总金额仅28.60亿元,占比18.87%。这一情况表明,缺乏高额利润的小私募更倾向于频繁分红以增强投资人的存在感。
中间梯队的分红表现差异较大。5-10亿规模的私募实现218次分红,金额23.30亿元,占比15.37%,在数量与效率间寻求平衡;20-50亿的私募完成155次分红,金额20.32亿元,占比13.40%;50-100亿的私募则略微滞后,仅49次分红,金额11.22亿元,占比7.40%。业内分析认为,这部分机构正处于战略扩张与客户稳定的博弈阶段,因此在分红方面较为克制。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参与分红的机构达647家,但真正的分红金额超1亿元的机构仅有23家,分红金额的集中度仍显著上升。这些“亿元俱乐部”中,百亿私募占据9席,其余则以5-50亿之间的中型机构为主。头部私募如日斗投资以28.21亿元位居榜首,九坤投资、天演资本和量魁私募分别以4.63亿元、3.61亿元和3.19亿元紧随其后。在这23家机构中,主观与量化各占一半。
这种分红集中现象不仅反映了机构的赚钱能力,更体现了其综合实力、投后管理能力与资金沟通机制。行业人士指出:“私募是否能持续分红,检验的不是当前的净值,而是策略自信、客户匹配度和制度化的兑现能力。”
本文转载自“财联社”,作者:吴雨其;官网编辑:冯秋怡。